关于《再见绘梨》给我的感动
“给读者感动”,是所有文艺作品的目标,只不过藤本树作品是很特殊的。大部分的作者想要传达的东西都很专一,会为自己的作品层层铺垫,让他们朝着既定的方向,达到情感的高潮。藤本树却不管这些,这一页还是风和日丽,下一页就是晴天霹雳。二者间的古怪联系很难让人区分出这是美好的破碎还是升华。这样混乱中的感动但他总会有一两个画面将你触动。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漫画在剧情上不止一次地打破空间的距离。而这整部漫画,又何尝不是藤本树自身的独白,写给读者的一封情书呢?在作品中,他无数次提出创作的概念,以一个创作者的身份,向读者展现他的真诚,还有自负。
逻辑终究是为情感所服务的,创作无论进行多少严谨的铺垫,最后也只是为了博得读者的一声欢笑或一滴眼泪。而这些给人带来幸福的作品,期间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却是读者难以想象的。都说藤本树没有心,我只是相信他的心,在多年的创作中,已经千疮百孔。而此刻父亲的麻木呆滞,也许就是藤本树经历创作痛苦之后的自我画像吧。(麻了)
而这里就完全是藤本树的自夸了,毫无疑问,树哥有着这样“厉害的能力”,他不仅能够决定自己以何种方式回忆起一个人,还能够控制他人以何种方式回忆起一个人。至于贯穿全篇的“奇异感”,在我看来完全是藤本树对自己作品的沾沾自喜。
以漫画为载体,以自己最喜欢的电影为形式,将自己的作为创作者的心意化作角色的独白,和读者面对面交流。《再见绘梨》让我感动的不是漫画中的角色,而是藤本树流露出的自己。他愿意同读者平等交流,表露自己的心意。有时会沾沾自喜,卖弄自己的本事,自夸自擂,有时也向读者诉苦,表现创作之艰辛。这样的坦率和真诚,被悄悄地藏在了漫画的角落,在我看来实在浪漫至极。
而在最后,藤本树却又极为潇洒。最后的爆炸惊为天人。逻辑什么的,重要吗?我就问你是不是傻了?这就是我的漫画!这就是我的自白!
“老子才不管那么多,我只需要一抹奇幻色彩~”
平易近人,却又狂浪不羁,这就是藤本树所展现的自我,也是这部漫画最让我感动的地方。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出穿。逻辑和剧情什么的都给我滚到一边去吧,你们爱怎么理解怎么理解。在看过三遍后,我似乎了解了一切,但又似乎一无所知,但这些不重要。不管是happy end还是bad end,都不如一个出乎意料的cool end。现在的我只想在树哥的下一部新作品中和他一起发神经!
树哥!我的超人!
K'不仅长得帅,插兜走路的姿势又给人一种酷酷的感觉,所以在最近被不少网友模仿翻拍整活,并且搭配上文案标题“神的步伐”拍成了视频。
也是在游戏里相上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