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流传至今的凯尔特神话里,我们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细节:海神曼纳南承认基督教圣徒的力量远比自己更加强大,最早的德鲁伊安图会奉劝同僚改信耶稣,而最后一位爱尔兰主权女神艾琳娜似乎天生和德鲁伊教八字不合,无法食用被“异教徒”玷污的食物,只能靠上帝的恩泽勉强过活,后来其形象更是自然演化成了在爱尔兰与圣帕特里克齐名的守护者圣布里吉德……
当然了,介于彼时吟游诗人(菲利,算是德鲁伊教类似中层传播者的特殊阶层吧)们依然强势,圣帕特里克的努力其实并没有立竿见影,但他也确实和女王一样,在实质上打破了德鲁伊们的知识垄断,保证了基督教可以稳步地吸纳信徒,越来越多的德鲁伊修学院自发转化成了同等功能的修道院,让海岛基督教的鼎鼎大名响彻整个爱尔兰岛——却也为即将发生的故事埋下了若干不大不小的隐患。
公元563年,“教堂之鸽”圣科伦巴带着自己的12名亲信离开自己的故乡,转而在苏格兰开始了生活,传教,分享知识,继续抄写书籍经文,并帮助迷失了的皮克特人投入到了天主的怀抱之中。在某种程度上,此举正式拉开了“凯尔特传教运动”的序幕,本该荣光无限;但略显尴尬的是,圣科伦巴之所以决定远赴重洋,并不是自己受到了什么感召,而是因为基督时代的爱尔兰新王出尔反尔,不仅将圣科伦巴逐出爱尔兰岛,还险些将圣帕特里克在岛上的遗产摧毁殆尽。
这……虽说听上去不近人情,但我想应该也不难理解吧,既然基督教的国王贵族从德鲁伊手中收回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权柄,那这群仍在权利中心的基督徒就碍眼到有些让人心生寒意了:
随着基督徒不断增加,教会势力自然也会不断发展壮大——仅在圣科伦巴被放逐前的那段时间里,他就在爱尔兰各地主持修建了三十几座全新的教堂,若国王毫不介意若袖手旁观,那如果哪天圣人凡心一动,振臂一呼,自己岂不是又要大权旁落?更何况海岛基督徒极尽虔诚,对罗马教廷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因此各地主教宛如王伴黑影,虽说本职乃是辅佐领主,但(原则上)绝不可能与其沆瀣一气,反而会对其不虔诚的行为大加指责,甚至自己动手,替天行道也说不定。
这便是千百年来王权与教权之间恒久不变的冲突,但考虑到游戏《艾尔登法环》中,至少在这一阶段王权与信仰高度一致,且诸神恩赐真实存在,显然这与游戏中学院与黄金王朝间的纠葛不尽相同。至少从表面上看,两者所代表的是时代交接截然不同的信仰,而女王与英雄的交合更像是黄金树以最简单,且相对温和的方式将对星空的最终解释权纳入自己的怀中,所展现出的乃是强势信仰包容的侵略性,与圣帕特里克用“三位一体”来解释凯尔特教的“三重神性”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又像是迈锡尼人(或者是后来的亚该亚人,多利安人)将阿尔忒弥斯纳入自家主神体系,以供被征服的克里特人继续崇拜自己的森林之母。
而在这之后,黄金树与交界之地原住民之间便没了那么大的信仰分歧,自身又不吝赏赐愿意恩泽万物(至少在表面上),自然可以更顺利地网罗信徒,直到它获取了足够的影响力,成为了交界之地的主流信仰,不再需要对“异教徒”如此苦口婆心地好言相劝,这段联姻似乎也就没那么有必要了……
K'不仅长得帅,插兜走路的姿势又给人一种酷酷的感觉,所以在最近被不少网友模仿翻拍整活,并且搭配上文案标题“神的步伐”拍成了视频。
也是在游戏里相上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