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看来,《国王排名》的争议源头不只在于角色与剧情,而是创作者在作品中传达出的观念,与国内观众认知存在差异。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对是非对错的认知界限不同。
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1946年首次出版的《菊与刀》中,曾提及对日本人道德观念的看法。按照书中的说法,日本人的道德体系处于多层次分散状态,评判人的行为时,“善恶”并非首要考量因素,而在于其是否符合忠、孝、义理、仁、人情等领域的准则。作者将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也就是说,相较于行恶事之后内心的忏悔,日本人更在意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进一步理解,便是他们更想要获得原谅而非弥补过错。
尽管书中所述观点有待商榷,也不足以完全代表当代日本人的状况,但其阐述的日本人本源性格特征,对我们看待部分日本文娱作品的情节矛盾仍有帮助。例如《国王排名》里国人无法理解的“恶人道歉还能获得全员谅解”的剧情设置,许多动画观众补完原作后,只留下了一句“不愧是日本人”的评价。
《国王排名》之外,日本诸多文学、真人影视、动漫作品,也时常展现“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以动漫作品为例,在知乎、贴吧等平台,“日本动漫里是否没有真正的恶人”“XX动漫人物是否被强行洗白”等相关话题里,《北斗神拳》《火影忍者》《犬夜叉》《银魂》等作品的部分情节,经常被作为案例探讨。
如果将这些作品的剧情设置均套入“善恶观”来解释,定然存在过度解读,但不可否认的是,于创作者而言,若能对角色行为动机有着更全面的说明,无疑有益于作品的戏剧化、人设的完整度——哪怕这个角色最初定位为反派。
“人性复杂”与“强行洗白”其实就在读者、观众的一念之间,需要创作者来提供说服力。《国王排名》目前故事线除了主角波吉、卡克的成长外,还包括“魔镜”米兰乔、“国王”伯斯、“王妃”希琳、“剑圣”多玛斯,“王之枪”阿匹斯、“王妃之盾”德鲁西、“驭蛇者”贝宾……每个登场角色似乎都有一段值得一提的过往。
人物关系复杂、配角刻画细致的故事,十分考验创作者群像戏的把控。一旦信息量过多,主线剧情进程放缓;反转铺垫不够,还会令观众感到突兀——这也是国内观众认为《国王排名》“主角戏份被压缩、配角立场反复横跳”,“动画后续剧情和原作一样无法理解”,最终爆发争论的一大原因。
无论观念差异还是创作者叙事能力,观众们的评价均围绕《国王排名》内容展开。作为引进的改编动画,《国王排名》在国内经历“深受喜爱”到“备受争议”的舆论风向转变,则证明着观众“心理预期”之于作品口碑的重要性。
观众预期,亦是影响动画口碑的关键
从网络漫画到动画,内容载体的转换,意味着《国王排名》受众群体的扩大。作为霸权社十周年纪念作,《国王排名》动画制作阵容之豪华,前期动画表现的优秀毋庸置疑。
在国内,动画追番人数超过930万、3.7亿播放量,足以得见《国王排名》的超高人气。观众们在各大平台表达自己喜欢波吉的勇敢和纯真,也感叹后母希琳无私的关爱与奉献,还动容于卡克对友情的渴望及守护……这些围绕角色、剧情展开的讨论,自然为作品打上了“治愈催泪”、“热血励志”的标签。
而后续动画面临的争议,也恰好与这两个标签有关。
所谓“治愈催泪”,无非是故事能够带给观众情感上的共鸣。耳不能闻、口不能言的波吉,获得了堪称被打入低谷的开局,主角乐观向上的态度,又足以抚慰人心。配角更是如此:以“打劫者”身份登场的卡克,实则会坚定支持波吉的梦想;看似刻薄的后母希琳,设身处地为波吉着想;面色阴沉且捉摸不透驭蛇者贝宾,关键时候却在保护波吉。前期剧情将人物的既定套路反转玩得得心应手,出人意料的设定总能成功调动观众情绪,同时还会给予观众“你不是孤身一人,总有人正爱着你”的治愈感。
每当观众开始定义角色,动画便展现其隐藏的另一面,每当角色陷入困境,转眼又会柳暗花明,观众的期待也在这般设置中得以延续。但从前文提及的反派角色评价便不难发现,这样的手法并非对所有人物适用,频繁使用反转,观众新鲜感也会降低不少。
“治愈催泪”之余,《国王排名》主线的整体框架,又遵循着“王道热血”漫画的常规设定,即主角定下目标、凭借自己努力,最后获得成功,再向着下一个目标进发。
即便近年来,热血题材出现了一些变化——《海贼王》《火影忍者》等作品,主角向着宏大目标努力进发、不断变强,而《鬼灭之刃》《咒术回战》等热门作品,增添了大量心理刻画,强调人物之间友情、亲情、爱情羁绊,主角变强动机也变成了“守护”,还时不时探讨“死亡”这样具备悲情色彩的沉重话题——但不变的是故事的“热血”含量,不乏酣畅淋漓的打斗场景,更不缺角色成长的刻画。
少为人知的FFyasueda的半生。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
只是懂lsp还不够,还得懂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