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聊这件事的先来后到,要说到一点生物学知识。
美国的科罗拉多河蟾蜍之所以被盯上,就是因为它可以从眼睛和下巴附近释放分泌物,人类触碰它,或者通过眼睛、口腔等黏膜接触它后,都可能会有类似吸毒一样的感受。
科罗拉多河蟾蜍又称索诺兰沙漠蟾蜍,是北美发现的最大蟾蜍之一,主要生活、分布在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的部分地区。
这些大蟾蜍们可以活20年之久,而一般的蟾蜍寿命只有10年。它们体长近18厘米,平时会发出微弱、低沉的叫声,每次持续不到1秒钟;它们脑袋侧后方有两个突出的腮腺,遇到紧急情况会分泌一种强效毒素,这些物质中有5-甲氧基二甲基色胺(5-meo-dMT)和蟾蜍色胺,而这二者,属于致幻类成分。
蟾毒色胺是一种很常见的毒素,许多种蟾蜍的毒液里都有它。
不过这种毒素虽然有致幻效果,但直接舔没有用,因为口腔黏膜会阻碍它的吸收,而且消化道里的酶会破坏色胺类的成分,一般是提取加工制作成毒品。而让瘾君子真正迷恋舔蟾蜍的是其体内分泌的5-甲氧基二甲基色胺(简称5-MeO-DMT),它是真正的强效致幻剂。而前面所说的科罗拉多河蟾蜍,体内的5-MeO-DMT的含量能达到15%。
而根据一些科研机构的数据,这种蟾蜍分泌的5-MeO-DMT的能量是普通致幻剂的4-6倍,这种成分吸入后会和血清素产生高亲和力,让人感到温暖、愉悦以及强烈的视觉听觉幻觉,而且15秒就可以发挥作用。
速度快,效果好,听着就是好东西。所以不少买不起毒品的美国穷人,就会去公园里找蟾蜍,吓唬他们然后舔他们身上的毒素。
美国缉毒局表示,人类生吃或吃煮熟的毒蟾蜍,都会产生致幻效果。
这种效果和北美洲著名毒蘑菇鹅膏菌和一些茄科植物中的毒素相同,古代的美洲原住民会用这些毒液做成箭头,当成捕猎野兽的利器。
一些美洲部落的蟾蜍图腾崇拜
现代人很快就发现蟾毒色胺会被用于制造毒品,因此蟾毒色胺毒液在美国、澳大利亚、瑞典、土耳其和中国等国家都属于违禁品。
但问题是,瘾君子真的很会钻空子,美国法律规定持有提取出来的毒液犯法,但没规定养蟾蜍犯法。所以不少想嗑药的人,会想办法把自己伪装成蟾蜍爱好者,在家里养几只装作是宠物,实则动不动要舔人家几口,这就让缉毒局非常苦恼了。
而且我们也知道在美国的很多州,事实上对待“嗑药”的管控很松懈。并且在2015年通过的大麻法案已经让美国政府承认了大麻的合法化,美国政客甚至鼓励民众吸食大麻,因为大麻税收是各个州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
罗得岛州为瘾君子们开设了全美首家“毒品注射中心”,而马萨诸塞州和加州也在考虑建造类似的站点。
对于已经被科学证明、危害极大的“毒品”都是这样松懈、放纵的态度,那对于“蟾蜍”这种生物药剂就更难管控了。
随着舔索诺兰蟾蜍的人越来越多,如今,舔食者们还分成了两派,一方愿意接受合成的蟾蜍毒素,另一方是体验派,非纯粹蟾蜍毒素不可;
后者则发展出了一种更魔幻的聚众舔食蟾蜍项目:42岁的布鲁克曾是德克萨斯州的一名教师,2015年成立了一个组织,舔食蟾蜍分泌物是该组织各类活动的一个核心项目,鼓吹这种蟾蜍产出的是一种“神圣的药物。”布鲁克向每位参与者收费250美元,在一些更豪华的“定制项目”中,一些商家的收费可高达85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