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第一场演出表现乏善可陈,唯一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恐怕是她那神奇的出场方式——龟缩在一个装芒果的大纸箱里闪亮登场。
尽管“社恐”这个属性在acgn中并不算独一家,“社恐”的纯度如此之高的,我觉得“孤独酱”绝对算是独一档了。
许多贴着“社恐”标签的角色,都是孤独酱所说的“主动选择孤独的人”,为了自己的骄傲,固执地在自己和其他人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
“不会拒绝人”、“怯场”、“视线躲闪”……这些详实的细节,共同拼凑出了孤独酱立派的“重度社恐患者”的形象。
不得不说,其中的某些小细节,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例如,高中时我认识一个好友的契机,就是他的“主动钓鱼”——在给班级合唱弹琴配乐的休息期间,这老哥偷偷弹了首《孤独的巡礼》。
好在我的社恐并不像孤独酱这么极端,我主动上前搭话问他是不是也看过《fate》,话题就这么聊开了。
孤独酱这个角色的独特魅力,就在于这种“真实感”。
虽然观众一般不像她那么社恐,但是,她脑子里冒出来的那些奇妙想法,大伙都能感同身受。
或者可以这么说,她是一个离观众很近的、强代入型的主角。
当然,《孤独摇滚》的主线故事,一定是孤独酱逐渐克服自己的社恐、站在舞台中央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实力的故事。
这个穿着土气的运动服的小社恐,每每为了克服心魔迈出步伐时,尽管有些狼狈,尽管还不够成熟,可也足够让观众看到她的成长。
相比其他的主角,孤独酱的成长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有些“进三步退两步”的感觉,总是在反复横跳。
她一开始为了逃避打工,试图交出存钱罐、把自己冻感冒,无果之后只得老老实实认命去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