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时代的十字路口
前两天,两位知名画手“老累”与“禾野”在微博就AI绘画一事发表了泾渭分明的不同观点,一度力压各大内娱烂瓜冲上热搜。
前者为AI的到来拍手叫好,认为“终于能让某些人有点危机感并且要为曾经的不思进取负责”,支持AI代替目前美术行业的低端底层劳动力;后者则认为前者的立场过于自以为是且狭隘,在项目中干基础工作的人对画画的热爱“不比你少”。
这一对立在画师群体中也有着鲜明的体现。一些画师已经开始利用Stable Diffusion作为自己出图的辅助工具了——他们往“炼丹炉”里投了大量自己的作品,得出一个符合自己画风的模型,再在生成的结果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从而大大加快了出图的效率。
即使最后AI绘图在成品中留下的部分可能并不太多,瞬间运算出好几个给定条件下出不同构图不同体态结果的功能也能够很好地将构思可视化,辅助画师开展工作。
另一些人则对AI的到来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危机意识。他们认为,尽管AI在目前对头部和高端画师影响不大,但是如果一旦取代了底层画师的全部工作,也相当于是切断了他们的生活根基和上升渠道,长此以往行业将失去新血、逐渐凋敝。
这种事情可能已经开始发生了。网络上流传的一张招聘网站的截图显示,这个兼职插画师岗位的要求已经是“用AI高效出图”,可以说非常与时俱进;
随之而来的则是游戏公司美术开除策划、策划开除老板的梗图,甚至还幻想起了AI绘画横行、手工绘画无人问津的未来,仿佛AI控制艺术的赛博朋克世界已经在襁褓之中了。
在我看来,其实“画画”和“去游戏厂当美术”其实是两码事。艺术与流水线产出总是存在一个模糊的分野,而只有握着笔的人最清楚自己在做的是哪件事。残酷的是,先功成名就再进厂恰饭的成功画师多,而先进厂打螺丝再慢慢成为大佬的人少。
热播剧集《大考》#1
选择艺术除了热爱,还需要天赋,更需要生存的资本——在这本就荆棘密布的道路和不健康的行业(指许多游戏公司的美术岗位薪水较低而加班频繁)中,反而AI带来的影响可能是无关紧要的。
热播剧集《大考》#2
有人用西方工业革命中卢德运动(即工人捣毁新型机器的举动)类比画师对于AI的抵制。他们认为,反对AI的画师就像毁坏织布机的纺织工人,最终会在历史的进程中被机器的操作者所取代。
不过,不谈卢德运动斗争的本质,就形式上来说,单论真正有创作能力的画师,他们与底层的流水线工人还是有本质的区别——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设计了那匹布上的图案和花纹。
大家都刷几遍了?
“我不是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