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手游、网游、页游、PC游戏、主机游戏都是游戏,害人的玩意。这其实也是对游戏的误解。(甚至很多人将一刀999的页游也和游戏联系在一起)
如今的手游,的确让很多孩子沉迷,没有家长正确引导的话,的确有可能荒废学业,甚至脾气越来越暴躁,连父母都打。
很多老一辈的人认为,是手游让孩子沉迷。舆论将一些罪责都抛向了手游,似乎正好给了他们一个孩子学习不好的借口,而忽略了自身的不足。
我们打个比方,现在马上将所有的手游关停会有什么后果?
没什么用,该干嘛还得干嘛!
对于这些小学生来说,手机在手天下我有。就算没有游戏,还可以刷抖音;没有抖音了还可以刷动画片和电影;甚至还会打开一些禁忌的小电影。那影响的就不仅仅是身心了,还有身体发育。
手机上面的内容太过于丰富,恰恰学习这一环节是用不上的,这能怪谁呢?
这里我们实话实说,孩子即使不玩手机,任由家长放养的话还是无法成才。而且孩子沉迷的并不是只有手机哦!导致孩子玩物丧志、眼睛近视、记忆力衰退的所有带有发光屏幕的电器:投影仪、电视机、手机都是。
网上流行的图片:
多少孩子看个电视看得如痴如醉?
小孩谁管得住自己,家长一般也没怎么管。有几个家长可以做到随时陪伴孩子?随时教育孩子的?有多少家长能够经常带孩子出门长见识、旅游、购物逛街的?
家长有时间也是玩自己的,钓鱼、打麻将、玩游戏,觉得孩子烦,直接拿一个手机给孩子别妨碍自己就行。
甚至还有家长亲自为孩子解锁手机,注册账号玩游戏?
于是我们在网上可以看到一些非常精彩的标题:
《我亲眼看到父母将“鸦片”递给了孩子,在满腔怒火地斥责游戏》
《就算把游戏全部禁止,该考不上还是考不上》
《不是因为游戏让你孩子不成才,而是你儿子本就不成才》
有,而且很大!
国内的手游商真的良心吗?这个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有发言权吧!游戏营运商天天研究的不是正确的游戏理念,而是玩家消费和沉迷的心理。
普通的家长,怎么可能是那些开发游戏的精英人才的对手?
氪金,一直都是国内手游的运营理念。当然了,如今氪金理念也与时俱进,和早年的氪金方式大相径庭。毕竟消费者理念发生了变化,消费群体也改变了。
如今的大部分手游不需要充值就能玩,却利用小学生心理进行诱导充值,可以说将大人和孩子的心理研究得非常透彻。
而部分家长对这些套路都知道,但一点把柄都抓不住,一点办法都没有。
最后总结就是两句话:
不会管孩子,却将孩子不成才归咎于游戏的家长,注定一生失败
利用孩子心理骗取氪金的手游都该封,但绝对不能让游戏来背锅。
K'不仅长得帅,插兜走路的姿势又给人一种酷酷的感觉,所以在最近被不少网友模仿翻拍整活,并且搭配上文案标题“神的步伐”拍成了视频。
也是在游戏里相上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