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谈到今年最受关注的好莱坞科幻大片,可以说非《沙丘》莫属。如今该片已经定档10月22日内地上映,中国影迷终于可以在大银幕上一饱眼福。
《沙丘》改编自弗兰克·赫伯特所著的同名经典科幻IP。过去半个多世纪,这个IP电影改编,因耗费几代好莱坞电影人的心力却迟迟未能交出完美答卷,而被认为是“不可能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直到此次,丹尼斯·维伦纽瓦出手。
《沙丘》目前的烂番茄新鲜度为88%,IMDb评分则高达8.3。从影片已曝光的口碑来看,这部年度科幻巨制的确没有辜负原著粉丝、影迷以及电影同行们半个世纪的期待。
今天,整理了一篇详细的硬核科普贴,从《沙丘》的创作缘起,故事设定到改编历程,都有详细的解读。不懂这些,你可能很难看懂这部恢弘壮阔的太空史诗。
创作前传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作家蕾切尔·卡逊,发表科普读物《寂静的春天》。在书中,卡逊描绘农药杀虫剂DDT等制品带来的生态问题,警示人们环境恶化对人类带来的巨大威胁。
这部作品在美国社会引发激烈的讨论,最终促使美国政府关注杀虫剂带来的问题,并因此成立环境保护局。
蕾切尔·卡逊与《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不仅成为环境生态学的起点,也让更多的科幻作家开始将目光对准生态变化会对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
1957年,默默无闻的美国作家弗兰克·赫伯特,被邀请撰写一部报告文学,内容为美国农业部的一项科学实验,用草来稳定沙丘的破坏性蔓延,以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
弗兰克·赫伯特
赫伯特在研究和走访后发现,原来沙丘的扩张足以吞噬人类生存的城市、河流、高速公路。这种颠覆性的力量,给予了赫伯特巨大的灵感,他想要讲述一个发生在已被沙丘吞噬的星球上的故事。
这部报告文学便是20世纪最伟大之一的科幻小说《沙丘》的原型。
《沙丘》系列小说
原本我以为在小红书笑嘻嘻冲浪的歪果仁已经够超前了,没想到韩国人比他们还早一步。
活人怎么可以被超度呢?这是不知所谓!——不是啊,活人也需要破地狱的,活人也有很多地狱。
游科,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