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英灵殿》把阿尔弗雷德拿来当反派,可能还有这样一个原因:那年代的历史人物,可供戏说发挥地方实在太多。
比如,阿尔弗雷德是怎样成长为“抗维京英雄”的,这里头就有些蹊跷。871 年威塞克斯军队与古特仑等维京领主血战,损失惨重,阿尔弗雷德的亲哥国王埃塞尔雷德也因此身故。
埃塞尔雷德画像
阿尔弗雷德临危即位,此后数年与古特仑率领的维京人多次交手,奈何输多胜少,赔出去大量钱财、人质、土地,甚至哥哥的墓也被维京人刨了。
挨到 877 年,古特仑遭遇风暴折损数千兵力,阿尔弗雷德却没有珍惜老天送来的机会,接受了对方的议和,轻易放跑了敌人。
如此“宋襄公行为”很快招致恶果,数月后古特仑卷土重来,趁 878 年主显节威塞克斯军队兵力空虚之际,偷袭并攻占了阿尔弗雷德的据点。惨遭偷家的国君从此落难民间,这才出现了“国王与蛋糕”故事所描述的落魄窘况。
但仅仅过了几个月,给人感觉很菜的阿尔弗雷德突然爆种,一举在爱丁顿逆袭成功,彻底击败强敌古特仑,奠定了英国的基业,凭啥?
有人说,他是凭出众的人格魅力募集了大量兵员,数量碾压了古特仑;
有人说,他是大肆劫掠本国村庄,攒出了充足物资,靠弓箭远射打败了古伦特;
有人说,他是通过游击战逐步削弱了对手实力,才终于找准机会围困了维京人。
总之各家说法莫衷一是,也怪从那个“黑暗年代”里幸存下来的史料太少,免不了出现模棱两可的地方。而这,就是戏说发挥的空间。
就目前情报来看,《英灵殿》故事发生在 873 年前后,正好是维京领主古特仑横行威塞克斯的时期,阿尔弗雷德一战功成的 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