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个称号实在傲慢,但毕竟资历和创作摆在那里,确实也没多少人敢和他叫板。于是这门课也开起来了,他也被作为宅文化的代表,到各大综艺节目上发声。
而在中国,这样出身优越的“老二次元”也不少。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早期只有大学才能上网,大学 BBS 自然就成为全中国最早讨论新鲜事物的场所。而这些新鲜事物自然就包括日本动画。
这些当时的“天之骄子”们逐渐联合起来,开始为他们的爱好发声。他们建立的论坛和杂志,是中国宅文化的第一份火种。
从这些人中,走出了许多现在仍然战斗在文化界一线的工作者:
北电客座教授、前 Acfun 总编、《24 格》总编刘炎焱老师,是 NEWTYPE 论坛和《梦幻总动员》等杂志的创始人;
优酷土豆动漫中心总监葛仰骞老师,曾担任《梦幻总动员》等杂志的主编,现在仍在网上维护一个宅文化电台;
知名作家马伯庸,则是 2001 年创办的 Stage1st 论坛动漫板块首任版主,他当年模仿《银河英雄传说》的写作几近以假乱真;
《年华是无效信》作者、《悲伤逆流成河》导演,知名青春小说作家、导演、编剧赵佳蓉(落落),曾在《梦幻总动员》中担当编辑;
而另一位编辑 jedi 则一直深耕杂志领域,现在几乎硕果仅存的硬核 ACG 杂志《二次元狂热》就是由他进行监制;
爱活网现任总编天苍零,建立了国内首个《翼神传说》的粉丝站,也曾长期在《梦总》等杂志撰稿,她现在还在维护着一个界面稍显古老的日本文化资讯网站;
(注:刘炎焱老师在《今日影评》谈《阿丽塔:战斗天使》)
回到“老二次元”这个词上来。
前面列举的这些前辈,在“二次元”一词流行之前,就已经在日本宅文化方面深耕多年,他们“老二次元”的名号,也是我们处于后辈视角的附会。
前面提到的冈田斗司夫,似乎就不愿意与日本现在的“二次元”为伍。早在 2007 年,他就出版了一本名叫《阿宅, 你已经死了!》的书,感叹宅风日下人心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