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弃了迷人的画面、缜密的程序设计、庞大的宣传阵势,而取之以开放式的游戏模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数据架构,这也决定了《太吾绘卷》是一款硬核到你必须去深入体验它的游戏性的游戏——这种“取舍之道”可能有着“小作坊”式的无奈,但相信也有着充分的自信与坚守。
《太吾绘卷》的游戏内容均紧紧围绕在“武侠人生”的这个点上,也难怪有评论称之为“武侠小说模拟器”。一念成侠、一念入邪;数值、游戏内容方面的庞大企划能让现在的某些自称“江湖”相形见绌。
这也正给了玩家无限发挥的机会和接口。自由的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也正是从桌上RPG开始就有的最纯实的逻辑。
因此,有许多主播去玩这款游戏,也衍生了质疑:《太吾绘卷》是被主播炒红的。
君不见游戏主播玩过的游戏何止千万款,而玩家也并不是趋之若鹜。大部分的玩家还是理智的,会保证自己选择的游戏至少合自己心意。一年后今天,最终投下这200万票的并不是主播,而是沉默的游戏玩家们,想必这种质疑到此也可以休矣。
至少笔者来说,作为一个单纯的《太吾绘卷》玩家,从《太吾绘卷》的身上不仅看到了前辈《武林群侠传》、《金庸群侠传》那种开放式的影子,更看到了对这种尝试的继承与发扬。一年前感觉到的欣喜,直到现在亦如是。
这是角色扮演游戏最原始的快乐,也是《太吾绘卷》的“取之道”。
“侠”
太吾作为“游戏”的自身,各方已争论多时,资料甚多,不再赘述。这里要再提的是,既然《太吾绘卷》是武侠题材,就离不开“侠”这个话题。
“侠”是一个从先秦诸子开始就有所呈现的古老题材。“侠”是身怀武艺的平民英雄,伦理道德上的乌托邦;他们既出世又入世,一般没有显赫的身份,但却有着高超的武艺与拯救万民的心性。
自还珠楼主开现代武侠之先河,金、古、黄、梁、温诸大家重塑武侠世界后,“侠”从“文为儒、武为侠”的道德形象中脱出,变得生动与具体起来。这时的侠,并非再是某种符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凡人形象。正气凛然的郭靖是侠,邪诞乖戾的杨过也是侠;天资聪颖的张无忌可以是侠,鲁钝纯真的石破天也可以是侠。向偏了说,即使是金轮法王、鸠摩智、李秋水、田伯光,也无一不在“武侠”的定义范畴内。他们越来越有血有肉,仿佛就在我们身边。
因此,“每个少年的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这句话并不假。
而这些侠者都有共同的要素:自由潇洒,不羁尘俗。孤身一人也可,三五成群亦可,只求快意恩仇罢了。李太白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正是侠客应有之本色。
如果每天都要做日常任务,如同上班打卡一般的侠客生活,也可以找得到对照:那就是“士”,也就是公务员的样子。虽然没错,但那确实并非“武侠”。
《太吾绘卷》的“侠”,则是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侠”的期待。
正如上文所说,游戏提供了一种非常真实的武侠生活;你练功也罢、不练也罢;正道也罢,邪道也罢;正练也罢,逆练也罢,系统并不进行过多的干涉与惩罚,最多在你选择了和自己塑造的人物不同的选择肢时给你一些扣减,让你感受一下“出戏的惩罚”。而在此外,游戏并不会强迫你走哪一条道路,与哪个人交好。
因此,基于单机与开放式的优势,玩家常常迷醉于其中不可自拔。评论区有一条非常贴切:
“买来半年没玩,一玩玩到三点。”
原本我以为在小红书笑嘻嘻冲浪的歪果仁已经够超前了,没想到韩国人比他们还早一步。
活人怎么可以被超度呢?这是不知所谓!——不是啊,活人也需要破地狱的,活人也有很多地狱。
游科,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