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阿正说动漫”(azhengshuo)
“《玩1》烂番茄新鲜度100%!均分破9!《玩2》新鲜度100%!均分8.66!《玩3》新鲜度98%!均分8.87!三部曲堪称零差评超高分!”
上面是最近在网上看到的段子,换言之就是刚上映的《玩具总动员4》口碑一定不会差。对于不熟悉这个系列的人听起来可能有些玄乎,但对于忠实粉丝来说,口碑评分远不能概括《玩具总动员》系列。
如果说《米老鼠》给了动画声音,《白雪公主》给了动画色彩,那《玩具总动员》则给了动画3D。
作为皮克斯的开山作,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亲自做制片人,用成年人的视角讲述玩具,将哲学思辨融入简单故事,带给人们无尽的真实与感动。
《玩具总动员》从第一部到现在跨越了24年,它也因此影响了不只一代人,特别对于80、90后来说,它不仅是动画片,更多的是那个时代的回忆。
为了真实还原那些年的故事,我找了四个不同年龄段的人,他们分别出生在80、85、90、95年。在不同的背景和成长经历下,《玩具总动员》对于他们的影响又是怎样呢?
1. 年近四张,童心未泯
记得当时是96年初夏,我初中刚毕业,趁着暑假约上好朋友一起去工人文化宫看的《玩具总动员》。
犹记得当时宣传特别火,虽然买一张10元的电影票感觉蛮贵的,但没有阻止我去凑热闹的心情。
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就是带着牛仔帽的胡迪,一部分原因他是主角,另一部分原因则是童自荣华丽的配音。
童自荣老师
童自荣对于我们的父辈和我们这代人十分重要。他时而是觉远,时而又变成佐罗。他是《国王与小鸟》中扫烟囱的,也是《天书奇谭》中短暂出场的宣旨官员。
我后来知道原版胡迪是汤姆·汉克斯配音的,但想说童老师的水平一定不相上下。那会看的动画都是《大闹天空》、《哪吒脑海》,因为都是平面的,所以看《玩具总动员》的三维动画还是挺新鲜的,觉得外国人拍的确实不错。
小时候家里穷,我印象中就有过三个玩具,铁皮火车、铁皮青蛙、不倒翁,实在没法和电影里的小主人公比。
后来自己有了闺女,为了不让她像我当年一样磕碜,小学二年级的她现在已经有半屋子的玩具了,光芭比娃娃、乐高就十几套,我总觉得给她买这些玩具算是对我童年的弥补。
有意思的是,她现在最热衷的“玩具”是手机游戏,但孩子懂事,知道做完作业再玩,有时候我也陪她耍两把“QQ飞车”。
说来也怪,喜欢玩游戏还真是遗传,因为我小时候除了踢足球,打乒乓球外就是玩电子游戏了。那会特别努力学习,因为成绩好的话家长才允许玩游戏。
我会去街机厅玩《街霸》,在家的话就玩任天堂FC,当时求父亲好久才给买的,记得那机子210元,带一个游戏《荒野大镖客》50元,那时候就觉得西部牛仔特别帅。
除了电子游戏,另一个打开我视野的就是录像厅了,就像贾樟柯电影里演的那样,大家钻进去黑黑的屋子,到处是臭脚味儿和烟味,里面常常放着一些香港明星演的武侠片,就是那时候第一次看《东邪西毒》。
再后来有了电脑屋,才渐渐取代了录像厅。顺便提一句,电脑屋是网吧的前身,因为电脑屋不能上网,只能老板给接猫下载小游戏玩。
特别感谢小时候自己接触到的这些“新鲜”玩意,让我对于影音动画有种特别的喜爱,以至于现在每回陪孩子去电影院看动画片,我比她看的还津津有味。上周末和孩子一起补习《玩具总动员3》的中文版,竟重新听到了童自荣的声音,顿时泪光闪动,那一刻的感触特别真实。
《玩3》里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当玩具们在垃圾焚化炉止不住下滑,一点点向死亡靠近时,太空人带头,牵住战友的手臂,从不愿认命到逐渐认命,以这种“执子之手”的方式表达 “我们要在一起”的誓言。
此时,我想到去学舞蹈的女儿,有一回接她下课见她闷闷不乐,细问得知她的一个好朋友因为一些原因不再来上课了。于是我就管老师要到那个小朋友家长的微信,和对方家长相约个时间让两小朋友再一起玩耍。
因为我的小学、初中同学都没联系了,所以特别希望她能珍惜现在的朋友,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培训班,希望她长大后还能和他们保持联系,能一起回忆现在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