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我们的相处并不是像大家所想的那样,两个游戏爱好者待在一起就只有打游戏。虽然平时我们会讨论很多关于游戏的话题,但是正常情侣一样出去游玩吃饭的次数也还是很多的。公园散步可能是我们在天不热的情况下进行得比较多的活动。随手拍照出来的效果对比,也充分反映了我俩性格的差异。以至于我的照片被他命名为“死亡搁浅”式拍摄风格,而他自诩自己的拍摄风格为“王国之心”式。
上是我的“死亡搁浅” 下是他的“王国之心”
在打游戏方面,虽然我们很想找适合联机合作的游戏,但除了网游类型,双人合作的主机单机游戏还是相对较少。早些时候我们一起玩《圣歌》,Z先生玩风暴我玩截击。我总是抢他冰好的怪害他不能连击,他也只能“敢怒不敢言”。接着我们联机玩《逃出生天》,我默默地陪着不知道结局的他走到最后关头,他选择让我“杀死他”。重温《刺客信条大革命》的时候,他也一口一个MASTER的忠心耿耿当我的“小跟班”。
对我这个老年夕阳红手残玩家而言,有了Z先生我就能偷懒一大截。比如哪里过不去的卡关可以交给他,或者解谜解不过去了也可以喊他来帮忙,甚至他库里近300个游戏也都共享给了我,让我省了买游戏的钱。通常我们播游戏的时候就是一个互相伤害的过程。我看他直播笑他菜,他看我打游戏笑我老年人转向。但这些都是友好的吐槽,即便是被“笑话”也感觉很甜蜜与开心。毕竟,我们都不会对对方说“打游戏玩物丧志”这样的话。
愉快地“单向伤害”
至于大家喜闻乐见的【因为打游戏忽略跟女友的约会而遭遇冲突】此类事件,在我们身上似乎是反过来的。犹记当初《圣歌》面世的时候,恰逢电影《阿丽塔》也上映了。本来是我一直高呼要去看塔姐,Z先生也买好了IMAX的票。两个人却在电影院有些魂不守舍,半晌Z先生说:“好想回去打《圣歌》”。我二话不说拉起他的手就准备走,结果还是因为舍不得浪费这两张imax的票而耐着性子把电影看完了。
而到了《瘟疫传说》解锁的那天,Z先生原本也是安排出去约会逛动物园看电影,被我一口拒绝,坚持要在家打游戏,可把他气得够呛。最搞笑的,要数《刺客信条》DLC释放的前几天,我在空间写下“再熬三天”这样的说说——
Z先生一开始洋洋得意地电话我问:“你再熬三天想干嘛呀~”
我面无表情地答:“就可以玩刺客信条DLC了。”
他气得七窍生烟:“我还以为你说再熬三天就可以见到我了呢!”
而我在电话这一头已经笑得直不起腰来了。
Z先生经常抱怨刺客抢走了他的女朋友,另一方面又跟我强调我的地位不如《美国末日》。我也不时地哀嚎:其他女生的情敌是更漂亮更年轻的女生,而我的情敌则是乔尔奎爷和钢铁侠。这叫我怎么斗得过嘛!也有好事者在一旁怂恿:“拔刀吧,来一场情敌之间的较量。”,也是让我无言以对。
这种“情敌”我真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