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罗伊可以轻松自如地处理不同类型的影片,这显然与他之前作为编剧兼导演的作品《夜行者》和《罗曼先生,你好》截然不同,但该片的确完成了一个非正式的三部曲,与前面两部电影结合在一起,探索了有关道德的妥协。
这三部电影都以洛杉矶市中心为背景,考察了这个地区繁荣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的阶层分化。如果说《夜行者》讲述的是关于一个雄心勃勃但一穷二白的年轻人,最终以残酷无情、出卖灵魂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机会主义;
《罗曼先生,你好》是关于一个年老且同样贫穷的理想主义者,被一个根深蒂固、带有偏见的体系所击垮,最终认为自己也是这个体系中的同谋。
那《天鹅绒圆锯》则是发生在世界另一端的故事,它聚焦的是精英亚文化,甚至是更富有的成功精英人士和老板。作为吉尔罗伊最悲观的作品,《天鹅绒圆锯》认为,尽管这些人的世界光鲜迷人,但并没有好到哪儿去。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他们公开宣称的动机少了一些真诚。
影片的卡司阵容选得很好,演员们的表演提高了该片的观赏性。吉伦哈尔的角色在一些陈腐、恶毒的言行举止循环了一遭后,最终找到了更深层、更实质性的东西。蕾妮·罗素的表演很有重量、有魅力。约翰·马尔科维奇和戴维德·迪格斯以艺术家的身份出演了两个很突出的配角,《怪奇物语》中女演员的娜塔莉·戴尔饰演的是一位非常有趣的助手可可,一直在不断地发现尸体。
不过,赋予《天鹅绒圆锯》重量、让观众保持不平衡和好奇心的是它的叙事本身,同样,它也可以被直接解读为是对道德无根性的批判。
这部电影的中心思想是在讽刺那些试图从别人创造的劳动成果中获利的人(影片中最自负的角色是以最血腥的方式死去的)。对一些观众来说,这样的情节设置,以及莫弗这个傲慢的角色,可能正是电影制作人对那些都没有去真正了解他们就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草率判断的评论家的一种看法。
但是,在故事的过程中,莫弗的角色一直在不断发展,至少从这个评论家的角度来说,吉尔罗伊的电影是有深度的,且充满了趣味,这使得影片有了更多的涵义。
总的来说,《天鹅绒圆锯》有着精美华丽的外壳,有时很有趣,有时又令人不安,这是一部爽口的、风格混杂、令人陶醉的哲学性作品,讲述了艺术在世界上的本质和地位。
这部电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人去看,那艺术究竟是什么?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假如你和朋友一起看完这部电影,并且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这无疑会让吉尔罗伊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