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境
我同事玩《LOL》的,有一阵子我和他玩游戏开局的时候装小学生。我是把ID改成“打完就回去写作业”、“白塔小学第一ADC”之类的,而他因为《LOL》不像《DOTA2》一样能改ID(不好意思我又优越了),就在开局的时候在聊天里说“我是XX小学5年级2班的,你们是哪个学校的?”
结果是,我的队友看见我的ID就开始笑我逗比,对面也会公屏打字过来调侃“老子是XXX中学的信不信把你小学生杀超鬼”。
而他呢,队友直接秒退了。
我看见他玩,最经常听见的一句话就是“还打个毛,20投”,局势不好的时候,队友就开始发起投票,或者挂机,或者开喷。然后他就开始生气。
而他看我玩,我局势不好的时候,他会说放弃吧。可是我的队友虽然有人骂,有人开始分锅,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沟通,做视野、开雾抓人、带线避团,拼命的寻找翻盘点。记得有一次打了一局100多分钟,最后我们还是输了,他问我是不是很郁闷。我说没有,打质量局挺开心的,输赢都是其次。
反正我看看《DOTA2》里面的队友,再看看《LOL》里面的玩家,哎,我多多少少真的有点优越感呢。就像题主你作为复旦大学的学生看见蓝翔技校的学生一样。
四、消费观
我其实是玩过一星期《LOL》的,然后我实在不能理解以下事实:
英雄池是要花钱买的
定位需要符文支持,符文页是要花钱买的
你能想象足球场上我充了100块钱当后卫就可以每秒比你多跑一米吗?我充了200块钱同样力道射出的球比你踢出去的快吗?
更坑爹的是,就算你花了钱,你换个服务器那些钱就白瞎了!
《DOTA》/《DOTA2》所有英雄都是免费的,就算你充值100万,在竞技的层面,我这个一毛钱都不充的依然和你平起平坐。
我现在在《DOTA2》上大概花了2000多,几乎所有英雄都有饰品套装,还有几个比较炫酷的道具。这些不管我在中国联通还是中国电信,或者是迪拜的服务器上,都是通用的,另外战绩也是相通的。
我很好奇这些钱够在《LOL》的一个区买齐所有英雄吗?
我就不提这些东西还可以交易,放在steam市场上卖了变成美金,我还能买其它的饰品,还可以买steam上的其他正版游戏。
在网络游戏界,还有比这更良心的吗?
假如你能5万块钱就买到奔驰,却花10万去买了夏利。我当然尊重你的选择,可能你就是喜欢夏利。不过要不产生优越感很难啊……不是因为我的车比你好,而是因为,黑鸟一个大……你懂的。
五、信仰
老《DOTA》玩家如我,对于这个游戏的感情,怎么说呢,很复杂。
《DOTA》从一生下来就是爹不疼,娘不爱,路上还有一群人欺负的孩子。
暴雪觉得这东西没钱途,把war3扔在那里不管由《DOTA》自生自灭。靠着冰蛙坚持和玩家的支持,才走到了用它的名字定义一个游戏类型的地位上。(这个世界上只有《DOTA》和类《DOTA》,没有"MOBA",不服不辩,自己去GOOGLE按照时间搜索《DOTA》-like和"MOBA")
就算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红的游戏(之一),冰蛙依然没有从玩家手里拿到一分钱。却冒出来各种各样奇怪的家伙借着它上位,比如打着”《DOTA》原班人马打造"的旗号,行欺世盗名之实的啦(你那么牛逼你别用《DOTA》的名字来上位啊!),号称《DOTA》1.5得到冰蛙授权事实是发了个邮件问冰蛙人家根本没回复你啊,举办《DOTA》比赛然后带着奖金跑路的主办方啦,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后来有一天,暴雪突然觉得有利可图,突然宣称《DOTA》一切权利是它的。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
玩家看着很难受,自己喜欢的东西,被人瓜分,被人践踏,被人踩着往上爬。
幸运的是,《DOTA》终于有了Valve这个养父。终于有了一个强势的官方来规范职业圈,举办比赛,宣传营销。并且让玩家开心。终于有一天《DOTA》可以不再被各种寄生虫趴在上面,任人分割。
对于见证了这一切的我们来说,这不仅仅是我们的青春,这还是一个符号,这是我们的罗曼蒂克——人生十分之一的时光,不为名利,就只是一腔热血,坚持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把这件事情做到最好,最后顺便得到了世俗的成功和万众的敬仰。
对于见证了这一切的我们来说,只是看着,就觉得好开心。
这样的感受你或许在电影里看到过,你经历过吗?
《LOL》玩家普遍比我们年轻。我们也年轻过,可是你老过吗?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DOTA2》专题
更多相关讨论请前往:《DOTA2》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