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经·新约》的最后一章《启示录》(Apocalypse)中,耶稣的门徒约翰以近乎冷酷的记录式笔触,描绘了一个天崩、地裂、海啸、瘟疫大灾难降临的末日世界。虽然说是预言,可直到核武器诞生前人类对于《启示录》中所描绘的内容都没有任何实感,20世纪50年代冷战开始后,这柄悬在全世界人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引发了对于《启示录》中所提到的末世的恐惧和疯狂幻想。
而描绘不屈服的人类在末世中求生和重建文明的“后启示录”题材作品也是从那个时间段开始风靡。50年代的《海滨》《我是传奇》等小说,70年代美国“垮掉的一代”创作的《最后一个人》《疯狂的麦克斯》等电影,结合“朋克”“邪典”“反乌托邦”等多种亚文化元素,其所展现的核心—人类对于命运不屈的抗争,抓住了所有观众读者的眼球。
▲一人一狗,畅游废土世界
到了1988年,游戏公司EA发行的末世求生题材游戏《废土》(Wasteland),才真正意义上将“废土”从“后启示录题材”中分离出来。《辐射》《狂怒》《地铁》等“废土”游戏依托于90年代末兴起的硬件更新革命,更强的画面表现力带来更优秀的玩家代入感,充斥着亚文化的元素,融入哲学思考的剧本演出,让当时大部分玩家都沉浸在这个“小众圈子”里。
“废土”题材最终成长为游戏界内的巨人。
2009年,由GEARBOX为全球观众献上的《无主之地》更是开辟出了一条融合了未来幻想和末日哲思的全新“废土”之路。在《无主之地》中,你能看到许多“废土”前辈的熟悉元素,也能感受到工作室在全新时代下对于“废土元素”的新诠释,这款刷子游戏中最好的废土流,废土流中最好的刷子游戏,看似毫不费力就登上了玩家心目中“满分神作”的榜单。
为了呈现最美好的废土世界,GEARBOX在背后所做的努力可不仅仅是将废土设定生搬硬套进外星科技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