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先来个老笑话新编。
如果你喜欢玩roguelike游戏,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很有钻研精神?
一个富有钻研精神而且年纪不算小的人,你应该已经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士了。
那你应该已经成家了吧。
或许你和你的妻子过的很幸福吧,你们的小孩也挺大了吧。
好,如果以上你都回答了“是”,那我有结论了,你肯定不是一个gay。
什么?你不喜欢玩roguelike?
嗯,我明白了,那你就是gay!
▲老笑话的原始版本
相信这个笑话的原始版本大家都应该知道,本意是来讽刺理论性质的学科虽然有研究的价值,可对于大众来讲依旧遥不可及,更别说被拿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了。而今天要谈到的游戏类型—Roguelike,就曾经是这样一门对于制作者和玩家来说都极其高深的“学科”,甚至现在许多玩家谈起这一游戏类型也充满了偏见和不理解。
XXXlike,顾名思义就是“XXX(一般特指游戏名字)”和“like”结合的词组,意为“类似XXX的一种游戏类型”,比如“魂like”“银河恶魔城like”,而Roguelike的意思也是“类似Rogue的一种游戏类型”。
当然先要区分一下定义,现在许多steam游戏在页面上都会标注Roguelike的标签,但这个Roguelike其实是广义上的标签。实际上以2008年玩家群体所归纳的Roguelike充要条件“柏林诠释(下面会详细展开讲)”为分界线,广义的Roguelike被分成了狭义的Roguelike和Roguelike-like(定义为roguelite),而现在steam所定义的Roguelike,应该所属于Roguelite的范畴(下面还是将狭义的Roguelike称为Roguelike,广义的roguelike称为roguelike(广义),方便同Roguelite区分)。
▲这就是一切梦想的起源
同许多玩家心中Roguelite借由10年前后的独立游戏浪潮而崛起的认知有所出入,今天的故事要从1980年的几个美国嬉皮士对于权威的一次挑战开始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