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不是在表面上会点武功,它的精神在侠。这个「侠」不是这个「武」字,侠就是牺牲自己利益,去帮助人家,主持正义。”
在这一段已经颇有年代的采访视频中,金庸先生的鬓角尚且乌青。画面里的他正襟危坐,缓缓道出了自己心中那份武侠世界的真谛: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此时此刻坐在屏幕前刷出金庸老爷子逝世消息的我,看到视频中出现的他彼时的身影,心情真的一言难表。
不管你是否是武侠小说的受众,我相信你都会听过“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的藏头短句。作为“武侠小说”这一题材的奠基人,金庸笔下的这十五部作品中诞生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侠客形象:有豪迈飒爽、不怒自威的丐帮帮主萧峰;有命运多舛的古墓眷侣杨过与小龙女;有草根出生,却凭借一颗百巧玲珑心周转于朝堂与武林之上的韦小宝;有宅心仁厚总是慢上半拍,为保国家毅然捐躯襄阳的郭靖……他们的一颦一笑、喜怒嗔痴,自初见之时直到今日,似乎依然鲜活跃然心中,不曾有丝毫远去。
但在他们故事中构筑一切的上帝,许多个金庸江湖中酣畅淋漓、催人泪下的侠客故事的缔造者,终究还是老去了。
有人说过: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金庸先生对武侠小说,乃至华人文坛和影视各界的贡献早已丰碑累累,无须在本文中一一赘述。金庸先生对中国游戏圈而言,也担当了启蒙的源泉,且一直都是最为重要的存在之一。于金庸笔下构筑出的江湖风貌,不仅依托着中华文化的形象,也是无数热血男儿魂牵梦萦的圣域。自国人尝试着制作属于自己文化的游戏的开端,到迄今仍在上下求索的今朝,“金庸武侠”一直是中国游戏制作者们心心挂念的神圣符号。
读完一本金庸小说后很容易感到失落与空虚。随着越来越薄的纸张眷恋不舍地从丰盈的情义世界中脱离而出,许久不愿舍弃手中的尾卷,以至于会想要再度回温,以至于想要以自己的双手来缔造不亚于此的崭新故事。正是抱着这样一个“创造出金庸江湖”的愿景,昔日的许多玩家才正式踏上了制作者的旅途。
MUD时代最初的“武侠游戏”,就是于此萌芽。
在那个代码早于画面问世的堪称洪荒纪元的年代,MUD游戏中诞生了大名鼎鼎的《Rogue》和许多早期DND游戏,彼时的程序爱好者也借此一同谱写出了武侠版MUD游戏。那时候的“玩家”们,仅凭靠着自己对金庸武侠世界的想象与填入脚本的文字,在一招一式,你来我往之间,硬生生自造出了属于彼此的“互动小说”。
“王二狗一个闪身拉上前去,一招「燕子衔枝」便挥动木剑朝胡铁匠刺去!”
“胡铁匠脚底生风,不退反进,一个侧身躲开了王二狗的「燕子衔枝」,反使一招猛虎摆尾,转身踢腿,一腿接一腿朝着王二狗连攻八招……”
这颗“种子”自萌芽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创作者们很快便不甘愿于文字端的侠客生活,而是希望通过“电子游戏”这一全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载体,来重现金庸笔下的故事。可以切实地以先驱者的姿态来垦荒、来一点一滴构筑、来苦心思索如何还原每一处细节,甚至以自己的小心思更改当初令自己遗憾不已的剧情,这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呀!自90年代初期开始,以智冠和昱泉国际为主导,《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笑傲江湖》等最为脍炙人口的金庸小说开始陆续被改编成游戏。一时之间,“国产游戏”几乎被“武侠游戏”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