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小倩只看主角爱来爱去显然是不够的
4月23日,原定于五一档的国产动画电影《小倩》撤档了,这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作为光线动画成立后的首个作品,光线影业在映前为《小倩》连续做了2周的全国范围多城点映,显然期待用口碑发酵让作品辐射到更多受众中去。然而由于作品存在的硬伤,这个期望落空了。且不说五一档其他真人电影,只是在两部宣发猛烈的日本动画电影夹击之下,《小倩》也显得毫无存在感。在看过点映后,ACGx也认为,《小倩》撤档不冤,就算没有《哈尔的移动城堡》和《间谍过家家:白》,将它放在这几年的国产动画电影里,本身也是乏善可陈的。
掐指一算,这至少是《聊斋志异》里《聂小倩》这篇故事第十次被独立影视化搬上银幕,更别提大量电视剧和网络大电影。最快在明年,我们还将看到追光动画版的《聊斋:兰若寺》。在经过了前几年神话、传说题材动画电影作品的泛滥后,接下来又要轮到志怪小说里的经典故事改编作品撞车了。
《小倩》在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塑造上是想要迎合当下的年轻观众群体的,但是如果把它和过往的《聂小倩》影视化作品相比,以及放在近几年同类型国产动画电影里相比较,其缺点就显得非常明显了。(本文涉及少许剧透,但阅读本文也不影响你未来观看电影)
为什么都爱改编《聂小倩》?
从上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行业发展早期,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小说就已经是影视剧改编的香饽饽。
作为公共IP,《聊斋志异》在国人中有着极高知名度,其中有不少故事都是借人鬼爱情故事讽刺人性和社会的中短篇,故事里的角色立体完整,角色之间有矛盾点,也有人性的升华。这些要点皆可概括为6个字——有流量、好改编。随着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中国港台和内地影视行业陆续发展起来,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数不胜数,用现代流行的电影术语来形容,简直就是“蒲松龄影视宇宙”。
“蒲松龄影视宇宙”中的《聂小倩》能够作为一个独立故事被不同时代的影视创作者青睐,除了故事本身的爱情要素以及邪不压正的理念足够大众化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一代代创作者善于在它的改编影视作品里揉入时代背景,让故事的表达更真实,观众看到的也不只是人鬼恋,这让《聂小倩》的改编影视剧成为经典的代名词。
围绕《聂小倩》的影视化最早是香港邵氏影业在1957年上映的《阴阳配》,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聂小倩。这部电影基本还原了宁采臣在古庙遇小倩、带小倩枯骨还乡、小倩与其成亲等书中主要情节。1960年,邵氏影业再推出一部名为《倩女幽魂》的改编电影,由名导李翰祥执导,这部以冲击国际大奖为目标的电影,是《聂小倩》改编影视作品里的第一个经典。
60版《倩女幽魂》的整体基调古朴含蓄,剧情大刀阔斧地砍掉了小说后半段宁采臣带小倩遗骨回乡的情节,只保留古庙情节,由此加强了人妖冲突,让情节更紧凑,片中正气浩然的宁采臣与端庄大方的聂小倩之间缠绵的爱情也让观众眼前一亮。同时,电影原创了明清交替之际这个时代背景,不仅在映射“乱世出妖孽”,更让宁采臣与燕赤霞之间通过有志之士报国无门的惺惺相惜显得合理。《倩女幽魂》虽是奇幻片,却揣着中国电影创作者对于时代的思考,影片也获得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而后,《聂小倩》也有过数次影视化改编,但始终都被60版光芒掩盖。直到1987年徐克监制的《倩女幽魂》的横空出世。
据说童年时代的徐克深受60版《倩女幽魂》的影响,最终在1987年推出了新的改编版。87版的《倩女幽魂》整体剧情框架与60版一致,但电影里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新奇的视觉效果,以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新鲜的镜头表达,将功夫片、喜剧片和奇幻片要素进行有效融合,则是对60版的完全颠覆。
故事通过虚构了郭北县这个场景展现乱世人间的动荡与荒谬,同时将满怀赤子之心的宁采臣与本性善良的聂小倩之间穿越阴阳的爱情故事映照得更加丰满,更让消极避世的燕赤霞找回初心。而后在上世纪90年代初《倩女幽魂》的两部续作中,固然仍旧是关于人与鬼,但探究的是天道无情、乱世冷酷、尔虞我诈之下,剧中人到底该如何选择,观众又当在现实中作出何种选择?
回顾《倩女幽魂》三部曲,最经典的还是87版,张国荣演唱的《人间道》和王祖贤演绎的小倩,以及二人最终意难平的BD结局,几十年来无作品能及,电影里的经典设定对其后几十年同名改编作品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不过,徐克在后来自己编剧、导演的《小倩》动画电影,却完全跳出了他的《倩女幽魂》系列。
当《聂小倩》变成动画电影
1997年,动画版《小倩》在香港上映,虽然这部电影在内地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力远不如徐克的《倩女幽魂》三部,但站在动画角度仍旧值得好好说一下。
在如今部分动漫爱好者群体里,关于97版《小倩》的情节、场景和人物风格,与吉卜力作品有些许相似的讨论从未停过,甚至话题会上升到另一个方向。不过,97版《小倩》的创作里,确实有不少日本动画人。
作为一部结合3D场景和2D人物角色的作品,其2D作画由日本TRIANGLE STAFF公司制作。根据演职人员表,电影的人物动画导演是《龙猫》的副导演远藤哲哉。据说《风之谷》的作画监督小松原一男和原画师中村孝也曾参与到《小倩》制作中,这就不难理解《小倩》在美术风格上与吉卜力作品风格的相似之处。
在美术表现之外,打破《聂小倩》传统叙事的窠臼,才是97版《小倩》最大的亮点。
97版《小倩》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至情至性的世界,观众可以见到死了都还要打工的鬼怪、打怪用巨型机甲道神道的燕赤霞,非黑即白的白云大师,每个角色的塑造都很单纯且孩子气,一改原作故事以及《倩女幽魂》偏成人向的创作基调,剧情轻松欢乐,最后也给予了宁采臣和小倩圆满的故事结局。不过,和前作大相径庭的改编模式和创作手法在当时的香港电影市场是很难被观众接受的。当然,作为一部带有创新性的动画电影,徐老怪又一次完成了他的脑洞异想。
从97版《小倩》的创作风格和市场表现,不难看出对于这种经典的奇幻故事,动画的优势是拥有更强的视觉表现力,但既要保留传统故事里打动受众的记忆点,又要考虑当下电影观众的需求,在表现形式和叙事上推陈出新,实际上有着极高的难度。
这几年追光动画、光线影业出品的国产动画电影曾一度喜欢扎堆搞神话题材,其创作手法主要是两点,一是在传统故事的基础上增加大量符合当代电影观众审美的情节,而剧情的大框架、人物塑造与传统故事相同,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另一种是对传统故事的颠覆,或者将角色置身于新的世界,比如《新神榜》的《哪吒重生》和《杨戬》,或者为角色书写前传或后传,比如《白蛇:缘起》《姜子牙》。2024版《小倩》就是用的为角色写前传的创作模式,但是由于其将角色关系、行为逻辑放在整部电影的最后来进行解释,为了让观众能够拥有足够的观影认知,影片选择了将87版《倩女幽魂》里的主要剧情融入到本片中。
电影开篇用了近30分钟的情节交代讲两位主角在古庙里情节,同时引出姥姥、燕赤霞、判官等配角。这一段相当于87版《倩女幽魂》电影情节的浓缩,但由于主角之间缺乏足够的互动,ACGx是看得不明就里:这宁生怎么挡住了小倩的色诱,镜头一转就愿意去取骨灰,带她逃离寺庙了?难道古人胆子大到都不怕鬼了?
而后二人展开了一段各种恋爱情节与插科打诨桥段相结合的公路片式冒险。在最终的高潮部分,经过了两级反转,两名主角的行为动机终于摊给了观众。ACGx和影院里其他观众才看懂了全片:“哦,原来是这样、这样……”原来前面对角色的认知都是编剧设下的误会,仿如悬疑大片谜题终于解开了——原来这是一个凄惨的虐恋故事。
不得不说,虐恋题材放在当下确实很迎合年轻女性观众的观影需求。但站在《聂小倩》的影视化改编来说,这是一次非常保守且缺乏新意的改编。
这种前传式创作手法,让不少看过点映的观众回忆起《白蛇:缘起》。不过,ACGx认为并没有达到《白蛇:缘起》的叙事高度。
《白蛇:缘起》编剧通过《捕蛇者说》故事框架来融合人物,且赋予了这个新的故事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故事延申,让整个故事逻辑自洽,人物情感转变显得真实。而真实正是动画这种内容载体最需要体现的基础特点,只有赋予角色真实感,让情节真实可信,观众才能与之共鸣,而这一点正是《小倩》缺乏的。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聂小倩》的改编作品之所以能够在影视市场经典频出,正是因为每一部经典都是将故事置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去探讨人鬼恋之外更多样性的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与鬼冲破世俗的相知更难能可贵。2024版《小倩》则是回到了原点,把原著故事里除了爱情之外的其他内核全都剔除,观众就只能感受到两个恋爱脑的虐恋故事。回想一下,上次看这种主角爱来爱去的国产动画电影,还是2016年的《大鱼海棠》。
如今国产动画电影的题材扎堆神话、传说、志怪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已经是不可避免之事了,这也就意味着在作品接受市场层面的商业考验时,还要被观众拿来和同类作品作比较,这对于作品背后的厂牌形成品牌效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4版《小倩》是光线影业旗下专注于动画电影全流程制作的厂牌光线动画首部作品,也是“中国神话宇宙”的首个作品,而今直接从热门档期撤走,参照今年撤档后又重新上映的其他电影,《小倩》未来的最终票房也不会达到理想数字了。
相较于彩条屋投资的动画公司产出不稳定,部分作品导演个人表达意味过重,市场票房表现起伏,更追求工业化制作流程的光线动画,在作品速度上显然会有优势,但要形成“中国神话宇宙”的基础,最终还是要靠真正有影响力,能够实现时代沉淀的作品,显然《小倩》并不是。
一夜之间,年轻人集体换上了“业主群闹事头像”。
老实说,袈裟还是得争取的
游侠网有幸采访到了11 bit工作室联合项目主管兼首席设计师 Jakub Stokalski先生和11 bit 工作室联合项目主管兼艺术总监Łukasz Juszczyk先生,在采访中他们为玩家们揭露了关于游戏设计的大量信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