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举办的独立游戏开发者讲座活动「Indie Developers Conference 2024」(IDC2024)上,娱乐与科技领域专门法务律师前野孝太郎以「游戏开发中最常见的法律问题与答案」为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此次演讲围绕著作权、专利权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问题,还探讨了游戏开发中撰写契约书的注意事项,内容全面且贴近实际,引发与会者高度关注。
著作权:保护创作表现而非创意
前野律师从一个真实案例切入,展示了两款表面上非常相似的钓鱼游戏,并向在场听众提问:“后者是否侵犯了前者的著作权?”虽然大多数听众认为没有侵权,法院最终判决也是“未侵犯”,但一审与二审结果的分歧却让问题更为复杂。
他强调,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作品的“创作表现”,如文字、图片或音乐,而非创意本身。比如“冒险者打败魔王”或“亡国王子集结伙伴拯救国家”的故事内核是非常常见的创意,无法受到法律保护。同理,钓鱼游戏的用户界面(UI)中通用的设计理念,也属于行业惯例范畴,并不构成侵权。然而,他提醒开发者,即使合规也不意味着不会引发争议,如果预计游戏内容可能引发法律纠纷或社会舆论,仍建议探索其他设计方案以降低风险。
AI生成技术:法律 compliance 与玩家信任
随着AI生成技术的普及,相关法律问题成为热门话题。前野律师特别提到,日本经济产业省整理的「制作内容产品时活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南」是非常值得游戏开发者参考的重要文件。开发者在使用AI生成素材时,应通过网络搜索与工具确认产物是否与现有作品雷同,并尽量避免使用已知作品的名称或特征。此外,不仅需要关注本国法律,还需跟踪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法律趋势。例如,Steam平台可能因美国相关修法而调整其政策,开发者必须及时关注以作出应对。
他补充道,尽管AI生成技术具有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优点,但玩家群体对其接受度不一,因此如何公开使用AI的方式、何时告知玩家及如何阐明设计理念,都需付出额外努力,以降低品牌形象受损的风险。
专利权:保护创意而不是表现
专利权是另一个开发者容易被忽略的重点。不同于著作权,专利权旨在保护创新的发明,避免新技术或新玩法被他人模仿,从而促进产业发展。专利的保护期限通常为20年,之后便进入公共领域。前野律师建议开发者善用专利情报平台,查询已有的专利信息。例如,输入游戏公司名称即可查阅其持有的专利清单,从而规避侵犯他人专利的风险。同时,如果某款游戏创意与现有作品高度相似,建议咨询专业专利师以确保无侵权风险。
然而,他也坦言,独立开发者或小团队无法完全自行审查所有潜在专利问题,因此在内容与其他作品有相似之处时,寻找法律专家协助仍是最安心的选择。
契约书:明确权利与义务,预防未雨绸缪
在游戏开发中,前野律师特别强调了契约书的重要性。契约书不仅是一种证据,更是一种保障后续发展的法律依据。例如,未明确权利归属的情况下,开发者在制作续作或移植作品的过程中,可能需要重复与各相关方谈判,导致错过最佳发布时间。因此,在签订合同时需特别写明著作权(包括著作权法第27条与28条确定的权利)归属委托人,以免日后产生争议。
他还提醒开发者,契约书中对于业务委托内容与成果规格的描述应尽量详尽。例如,不仅要明确交付音乐或文字档案的类型,还应规定曲目的数量、风格、文件格式及提交时间。此外,对于成果品质不过关时的处理方式,如要求重新修正或直接追究赔偿责任,也需事先明确。
法务建议:提前准备避免步入法律陷阱
最后,前野律师提醒,任何潜在法律问题都应该尽早咨询相关专家,根据问题类别选择律师、专利师或税务师等合适的对象,不要随意应对或逃避可能引发的法律交锋。同时,在签署契约书时,开发者应避免草率同意条件,否则发现条款不利时可能为时已晚。此外,当收到有关侵权的警告书时,不应匆忙作出回应,而是迅速联络专业人士协助制定应对策略。
总结来说,无论是著作权、专利权、契约书还是AI生成技术,游戏开发者在追求创意表达的同时,更需重视法律层面的合规工作。正如前野律师所说:法律知识的最大作用,不是应对已经发生的纠纷,而是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发生。未来,法律与游戏开发的结合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关从业者也需加强自身素养,以应对更加复杂的行业环境。
玩家和粉丝买账才是硬道理。
君の伪中国語本当上手
大伙真是不管多少岁都有一颗叛逆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