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防沉迷新规”落地后,游戏行业的变化大众有目共睹,多项权威数据均表明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和游戏消费长期处于低位。但每到假期,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问题依然会引来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
今年暑假,更是一个不平凡的夏天。经历了三年网课,孩子们回归了正常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许多家长也从远程办公中走出,回归工作岗位,落在游戏企业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值得庆幸的是,在严格的防沉迷规定之下,游戏企业的防沉迷表现正在一年年进步。
防沉迷新规成效显著,游戏厂商防沉迷功力逐年上涨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委联合伽马数据发布《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已得到进一步解决。在“830新规”落实后,超七成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3小时以内,超过86%的家长对新规的执行效果表示满意。报告认为,新规对于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的管控是“直接有效”的。
同时,无论是在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方面执行的广度,还是严格程度,我国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维基百科收录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词条中就提及,中国现行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和高效的防沉迷系统”。
北京元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智库专家孙磊在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主办南财合规科技论坛上提到,相比起青少年模式,国内统一的实名认证系统下的网游防沉迷很难找到漏洞:“目前我国大陆的未成年人保护技术和游戏企业落实的力度,远超欧美日韩的游戏‘发达国家’。哪怕是按照美国或者欧盟的标准,大陆企业现行标准也超出一大块。”
落到具体的游戏产品上,同样可以映射出游戏行业的变化。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持续多年量化测评市面上主流手游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建设,并发布了《20款手游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测评(2021)》《20款手游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测评(2022》《20款手游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测评(2023)》测评报告、报道及创意产品。
最新的测评报告从事前同意、防沉迷系统应用、游戏充值退款、事后补救等方面对市面上未成年人高频使用的手游APP进行测试和打分。结果显示,各家平均分为75.6分,相较去年升高4.27分,其中得分最高是95分的《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紧随其后为85分。
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提到,《王者荣耀》在事前防火墙、事中防沉迷模式、事后补救措施方面均有明确的规定或机制保障未成年人权益,总体防沉迷机制建设完善。在实名认证为未成年人之后,要求提供监护人提供进一步身份信息。此外,有效拦截第三方租号。
行业领先,腾讯游戏打造多元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而在全行业大力推动未成年人保护生态建设的当下,腾讯游戏的两款产品能够在20款热门产品中占据前两名,并非偶然。
腾讯游戏是国内首个未成年人健康上网解决方案的游戏厂商。自2017年起开始,腾讯游戏率先、主动搭建事前(腾讯成长守护)-事中(腾讯健康系统)-事后(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覆盖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的保护体系。
新规出台后,腾讯游戏在第一时间进行了严格落实。目前,腾讯游戏旗下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营的游戏产品,均已接入国家统一的实名验证系统。凡是被该系统验证为未成年人的账号,都会受到严格的“限时、限玩、限充”限制。
为了保障防沉迷效果,腾讯游戏主动积极采取了比行业规定更严格的身份识别办法,比如针对未成年人冒用家长等成年人账号绕过限制问题,腾讯游戏率先采用金融级人脸识别技术,通过AI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手段,针对用户游戏内行为特征进行判定,拒绝或未通过验证的用户将被纳入防沉迷监管。
针对第三方租号平台破坏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破坏实名制以及妨碍腾讯游戏产品运营生态等不正当行为,腾讯游戏除了采用人脸识别细分策略打击,如多地、多设备频繁登录即触发人脸识别验证。
随着技术的围追堵截触及“天花板”,腾讯游戏又开始积极转变思路,拓展更多元的解决方案。腾讯游戏注重探索堵疏结合的方式,除了给家长提供管理工具之外,也提供系列网络素养课程、向社区输送家庭教育方法,利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不断拓展未成年人保护的边界。
2023年,腾讯游戏升级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至4.0阶段,在技术严管的基础上,超越“限制主义”,通过“智体双百”等项目探索落地更具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为城乡孩子提供科教和体育两方面的支持,尝试为孩子们在手机屏幕外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通过领先行业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腾讯本土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占比长期维持极低水平:腾讯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未成年人在游戏时长、流水中占比仅0.4%和0.7%,较2020年同期大幅下降96%和90%。
人脸识别技术高效拦截,专家建言应关注合法性边界
谈及人脸识别技术,由于涉及敏感的生物信息,且业内没有统一的规定,社会对人脸识别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仍存在一定争议。
7月3日举办的南财合规科技论坛“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如何走入下半场”在线研讨会上,多位与会专家指出,人脸识别技术的引入切实提高了未成年人用户绕过网游防沉迷机制的门槛,但与此同时,这一技术也为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带来了相应风险。
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市律师协会知产委副主任傅钢认为,人脸信息和指纹、DNA属于同等级的个人生物特征,均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可以精准定位到用户的个人信息。“从这一角度出发,人脸识别技术的出现,确实是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一大进步。”
但他表示:“人脸识别技术固然可以穿透屏幕,直接获取操作账号的用户的个人信息,但这一做法亦打破了网络和现实的界限,确实存在着侵害用户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的风险。”
原本我以为在小红书笑嘻嘻冲浪的歪果仁已经够超前了,没想到韩国人比他们还早一步。
活人怎么可以被超度呢?这是不知所谓!——不是啊,活人也需要破地狱的,活人也有很多地狱。
游科,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