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王女士发现银行卡中少了十万多元,她连忙打印了银行流水,查到大部分消费的收款方是一家游戏公司,王女士一问12岁的儿子小宇才得知真相。原来小宇迷上了一款手机游戏,一个月的时间里,竟充值了400多笔,充值后还把交易纪录给删除。据介绍,小宇使用的是成年人的信息注册的游戏账号,家长跟涉事游戏公司沟通后,对方表示只能出于人道主义退还3万元。
律师表示,很多时候游戏平台驳回退款申请的原因在于,家长没有办法证明账号是由未成年人控制和使用。还有个别不负责任的成年用户,消费了几千元几万元,但是冲动消费后后悔了,以游戏账号为未成年人使用的理由,希望平台予以退款。所以在退款时,家长可以提供一些信息证明是未成年人冒用了家长身份。
第一,可以说明产品的消费群体。因为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消费者。比如该游戏是一款射击游戏,但家长是一位中年女性,对其不感兴趣,而该游戏相对来说更符合青少年的爱好。
第二,可以从用户的注册信息入手。用户会在游戏里设置账号密码、密保问题等。一些未成年人的账号密码里包含了他名字的缩写、出生年月日,这种情况就能看出来该账号由未成年人掌控。
第三,可以采取当事人自述的方式。比如家长发现了未成年人有充值行为后,要求未成年人写反思书、悔过书,由未成年人自己陈述。
在发售当天就收获了Metacritic均分92分的好成绩,甚至一举超越备受好评的《双影奇境》,直接以Dogubomb工作室处女作的身份登顶,《蓝途王子》到底凭什么激起如此大的水花?
游戏害人?人害游戏?
两款国产新游——《黑暗世界:因与果》和《苏丹的游戏》都在刚上线的时候引发了两极分化的热议。根据这个现象,似乎国内玩家对于国产游戏的反馈与期待可以让我们窥见其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