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师用水晶球进行诱导暗示
催眠临床治疗尚未被认可
催眠除了用于心理治疗、调解人的情绪之外,也常有治疗身体疾病比如失眠、高血压、厌食症等案例。但是,张东坦言,催眠并没有被医学界认可为一种正式的临床治疗方法。
“认为催眠可以治病的主张来源于心身交互作用。”张东说,现代医学早已承认心理社会因素对于许多疾病在发病、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比如高血压、溃疡病等。“通过放松疗法,情绪慢慢发生变化,人体的自我愈合速度也就加快了。”
“可心理对于生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且因人而异。现代医学要求治疗必须具有可重复性,因而是量化的,它的作用必须对每个人都清晰可见。”
而催眠的效果是建立在受试者对催眠师的信任之上的,具体对每个个体的功效都只是某种程度的可能。李涛也坦言,如治愈皮肤病这样的案例还只是些个案。
尹文刚告诉记者,在意识与潜意识的产生机制以及心身关系都远未被科学研究透彻之前,催眠治疗的效果始终是缺乏准确的科学依据的。
“催眠进入特殊意识状态有深浅之分,学界始终存在对这种状态即是所谓潜意识的看法的质疑。因为,受试者在催眠过程中透露的信息到底有多少属于真正的潜意识,并没有证据证明。”他进一步表示。
美国哲学家罗伯特·托德·卡罗尔还认为,对催眠业内人士而言,总是报喜不报忧,他们可能忽略了大量无效案例。
因此,张东表示,催眠依然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谨慎地看,催眠只是一种了解内在心理问题的手段之一,它与疾病治疗并没有直接的关系。”